24小时咨询热线

+86 0000 88888

emc动态

News Center
您的位置: emc体育 > emc动态 > 企业新闻

九大数据维度揭示京津冀“小巨人”企业成长根基

发布日期:2022-06-20 08:59浏览次数: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企查查、科学网、《2022校友会中国京津冀城市群大学排名》、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21中国制造业500强榜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叶堂林团队。 新京报制图/许英剑

  6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再次提出,要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特别是区域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勃发展,长期深耕细分领域,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自2018年至今,在工信部已评选公布的三批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企查查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共有59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外部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如何保持产业链的“韧性”,不仅是国家层面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也是各个城市需要关注的重点。

  那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与地方经济呈现怎样的关系,京津冀地区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上又有何优势?

  京津冀地区拥有着众多中小企业,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成长出了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也成为各个细分领域的“关键先生”。

  衡水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崔人元告诉新京智库,京津冀地区的生产总值,与该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数量有正相关关系。

  具体来看,北京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都是排在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天津,共有13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河北共有2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河北11个地级市中,省会城市石家庄数量最多,共有48家。唐山虽然在经济总量上比石家庄多出1000多亿元,但是在“小巨人”企业数量上要比石家庄少10家。

  崔人元表示石家庄虽然GDP总量现在不如唐山,但近十年来的增幅却比唐山大得多,主要归功于发展新兴产业取得成效,其“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比唐山好。

  从京津冀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的密度上来看,北京是密度最高的城市,每万平方公里有137.19家;其次是天津,每万平方公里有112.6家。这也可以反映出京津两座城市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集聚度上较高。

  以北京的海淀区为例,在这块面积431平方公里的区域上,有11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已经成为北京乃至全国“专精特新”企业集聚高地。

  在其他城市中,廊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布密度同样引人注目,达到每万平方公里有31.25家。这跟廊坊的面积较小有着很大关系。廊坊的面积只有0.64万平方公里,这一面积在京津冀主要城市中也是最小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叶堂林指出,自从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京津冀城市群创新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创新综合能力不断增强。这对于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叶堂林团队基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与创新环境三个维度12个子指标计算各个城市的创新能力综合得分。该指标显示,京津冀13个城市2019年的创新综合能力得分,北京创新能力得分为0.839,在京津冀地区遥遥领先其他城市。天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比石家庄多出86家,不过,其创新综合能力得分却只比石家庄高出0.12,这也体现出天津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京津冀地区13座城市的创新综合能力得分也反映在各地去年国家发明专利数量上。从发明专利数量上来看,北京依旧是数量最多的城市,去年国家发明专利数量达到79214项;天津则为7377项,约为北京的十分之一。在河北地区,有四座城市的国家发明专利数量超过1000项。

  从科研实力上来看,京津冀地区城市大学数量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也有助力。

  北京和天津高校数量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分别有60所和20所。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北京和天津的科教实力在京津冀地区最强。不过,在河北省内也有表现出人意料的城市,如邢台、衡水虽然在高校数量上只有1所,但是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有22家和10家。

  目前,我国的优质中小企业成长梯度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四个梯度。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瞄准的正是长期以来中国制造的短板。中小企业往“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无疑是中国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保持韧性的重要举措。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主动疏解非首都功能,快速疏解一般制造业,加速培育高精尖制造业体系。

  不过,目前来看,在制造业领域,京津冀13座城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分布,也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这意味着各城市在制造业上的差距仍需进一步平衡。

  河北尽管产业链条较为完整、配套比较完备,但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这也意味着,河北需要进一步充分结合创新与制造业基础,提升其制造业水平并培育出更多的“专精特新”企业。

  从2021年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分布来看,京津冀地区13座城市共有67家企业上榜,数量占据全部榜单的13.4%。河北共有25家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其中,邯郸上榜企业数量达到10家,在河北省内排名第一,在京津冀13城中仅次于北京和天津。此外,2021河北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中,也有27家企业来自邯郸。

  从京津冀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所属行业来看,在专用设备制造业领域,天津数量最多,有17家。其次是北京,有14家。在河北省内,唐山排名第一,有12家。石家庄、沧州和秦皇岛分别有5家。

  天津能排名第一,跟天津近年来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不无关系。2021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4.5%,比2013年提高3.7个百分点。据了解,天津市的专精特新企业现在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电子、汽车、电气机械、金属、非金属制造等行业;政府产业规划的重点方向是发展智能科技、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仪器仪表属于制造业装备的一个细分领域,常常被认为是先进制造业的“命脉”。越高端的产业,对仪器仪表的依赖就越大。从京津冀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所属行业来看,在仪器仪表制造业这一领域,北京排名第一,有9家,河北有6家,天津有2家。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京津冀地区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创新实力和制造业实力都是中国最强的区域之一,也具备较好的基础,能够进一步提升,并培育出更多“专精特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