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西亚地区新石器时期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栽培历史已有1万年以上。小麦先由野生一粒小麦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天然传粉,进化成二粒小麦;二粒小麦又与粗山羊草“通婚”,才得到穗大、籽粒多的普通小麦。在西亚和西南亚一带,至今还广泛分布有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及与普通小麦亲缘关系较近的粗山羊草。叙利亚西南部、以色列西北部和黎巴嫩东南部是野生二粒小麦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麦的起源中心。小麦从西亚传入中国之后,由西向东逐渐扩散。胶东地区是中国早期种植小麦的地区之一,最早的小麦叫“莱”,胶东地区带有莱字的地方,大都跟小麦种植有关,像莱州、莱山、蓬莱、莱阳、莱西等。小麦的种植对技术有很多要求,历史上小麦的病虫害很严重,尤其小麦锈病,使得其产量有限,最终收成欠佳,造成饥荒。当番薯传入胶东以后,许多地方就开始改种番薯,以解决温饱问题。
小麦适应性很强,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两次世界大战,世界许多地方人们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农作物欠收,饥荒严重,让世人对饥饿刻骨铭心。为此,如何防治小麦病虫害,提高小麦的产量,减少世界粮食短缺,成为许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诺曼·博洛格(Norman Borlaug,1914-2009年),美国著名农业科学家、植物病理学家、遗传育种专家,他在二十世纪50年代用了10年时间,成功培育出矮杆、抗病毒的小麦品种,整个世界的小麦产量因此大增,使得全球十亿人摆脱了饥饿的威胁。
1914年3月25日,博洛格出生于美国艾奥瓦州克雷斯科市附近一位挪威裔农场主的家里。“我生于霍华德县的土地。大萧条后,是那里的黑土地让我从事了农业。”在农场长大的博洛格从小就对农场的一切十分热爱,钓鱼、打猎、种玉米、养鸡养鸭养奶牛,成为农场里一个自由自在的“野孩子”。到了读书年龄,他的学习成绩很差,徒有一身强健的肌肉,祖父为此严厉地呵斥他:“如果你想要以后填饱自己的肚子,先得有个聪明的大脑”。中学毕业后(当时美国是八年制),15岁的博洛格正赶上美国经济大萧条,绝大多数的在校学生因家庭贫困无法继续完成学业,超过30%的青年人口失业。为了养活自己,博洛格只能在城市里给人修栅栏、砍柴以及抓老鼠维持生活,经常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前途渺茫。好在此时,罗斯福当选总统,对美国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一项就是改善青年教育和就业。
受惠于国家政策,1933年,博洛格申请了明尼苏达大学,遗憾的是他并未通过入学考试,只能到隔壁那个为了应对大萧条新成立的2年制学院。6个月后,经过他的刻苦努力和他的摔跤特长,他如愿以偿地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学习林业。不过他的大学生活也非一帆风顺,1935年,因为贫穷,博洛格不得已选择休学。为了养活自己,博洛格参加了民间保护团,21岁的他带着一大帮十七八岁骨瘦如柴的小伙子,从事监督林业和土壤保护的工作。
好在国家补贴的薪水让他们吃饱了饭,博洛格也终于挣到了钱可以回去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因为经济萧条,当时的美国城市中有大批人过着绝望的生活,他们在街头乞讨、发动骚乱。博洛格的祖父也于1935年在贫穷中去世,贫穷、饥饿造成的地狱般的场景在他的余生里挥之不去。1991年,他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我看到食物是如何改变他们……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大大的伤疤。”经历过苦难的博洛格深刻地认识到,粮食对于人类是多么的重要,而饥饿才是人类最大的敌人。
1937年博洛格本科毕业,获得林业学士学位,成了美国林业局的一名职员。在上学期间,一次,他进入大学的名人堂,邂逅了美丽的玛格丽特,23岁时,玛格丽特成为博洛格的妻子,两人相濡以沫69年,玛格丽特·博洛格于2007年95岁时逝世。然而因为政府预算削减,他再一次失业。于是博洛格又回到明尼苏达大学攻读植物病理学的博士学位,在植物病理学教授斯塔克曼(Elvin Charles Stakman)的引导下,他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完成了硕士、博士毕业。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正在读博士的博洛格响应号召参军入伍,却因为体检不过关被拒绝。当时,日军控制了瓜达尔群岛,美军被困在岛上,衣食奇缺,只能通过海上漂流瓶的方式送达补给。但当时的胶水技术有限,会溶解在海水中,因此造成补给无法送达,情况十分危急。于是博洛格所在实验室快速承担起研究不溶解胶水的任务。仅仅几周之后,他们就研究出一种抗腐蚀粘合剂,顺利完成任务,为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
不过,博洛格的最终研究兴趣方向还是在于农业。在太平洋战争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他拒绝两倍加薪的诱惑,辞去了实验室的工作。他来到杜邦公司任微生物学家,但很快就离开了。1944年至1960年,在美国慈善家洛克·菲勒的邀请下,博洛格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墨西哥合作农业规划研究院任研究员。研究中心设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政府和洛克菲勒基金会提供资金。当时,由于公共医疗条件改善,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人口增长高峰,粮食增量满足不了增加的人口,博洛格来到墨西哥,领导团队,就是要解决小麦品种的改良、种植上的病虫害问题,以达到增产增收,解决饥荒。此后,博洛格逐渐成为一名人道主义事业战士,他余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发展中国家生活、在田间地头工作,为的就是试图战胜人类最大的敌人:饥饿。
由于墨西哥城主要位于高原上,气候比较寒冷,博洛格开创性的通过小麦在低海拔地区育种,再将种子种植到高原地区的方法,成功实现了两季种植,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当时的小麦锈病严重,博洛格采用多品种抗病基因杂交的方法,1950年成功攻克了这一个难题,培育出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此外,小麦长势太高,容易倒伏的情况也十分严重,最终博洛格将这种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与日本的矮生突变体小麦杂交,矮化了小麦,培育出一种半矮生的杂交新品种,使得小麦倒伏现象明显改善。为了培育小麦良种,博洛格一共试验了10年时间,做了6000多次小麦杂交育种实验,终于培育出了能在恶劣天气下获得高产的半矮生抗病高产抗倒伏的改良小麦,并很快推广到全墨西哥,第二年墨西哥的小麦产量就提高了50%以上,堪称奇迹。
1960年,博洛格的小麦新品种在美国的推广中大获成功,小麦产量节节攀升,粮食出口创造了大量的外汇。然而在南亚,由于战争和农业落后,饥饿正威胁着几亿印度和巴基斯坦人的生命。美国为此不得不把五分之一的小麦,以成本价卖给印度,以此抑制饥荒带来的社会问题。由于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领土争议,两国一直无法专心农业科学研究。作为人道主义者,博洛格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不忍心平民忍饥挨饿,决定把小麦增产技术无条件传授给印度和巴基斯坦人们。
1965年,第一批高产量小麦种子,从墨西哥出发,准备送往南亚。其中印度200吨,巴基斯坦250吨。由于事情重大,运输途中可谓重重困难。墨西哥强行进行技术封锁,在海关扣留了种子。无奈之下,博洛格只能采用将种子先运送到美国,然后再运到南亚的方法。当种子运到美墨边境时,他又遇到墨西哥士兵的盘查,博洛格又绕了一个大圈,才躲过了盘查,将种子运到美国,再从美国装船运抵南亚。
种子一送到印度,当年就展示出无比的优越性,产量远远大于本地品种。第二年,印度进口1.8万吨的种子,巴基斯坦进口4.7万吨,以改善国内粮食状况。仅仅过去三年,通过进口种子生产的小麦,又产出了几十万吨的种子,进而推广到全国。巴基斯坦的粮食第三年就做到自给自足,不需要再进口外国粮食,挽救了数千万忍饥挨饿的贫困人口。印度的粮食产量也开始增速大过人口增速,五年过去,全国小麦产量增加了80%。博洛格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环境改善作出巨大贡献,因为小麦单产的提高,减少了耕地开垦和植被破坏。据统计,印度有16万平方公里的热带雨林因此幸免变成耕地。博洛格的研究成果也大量的被引进到中国,引发了“第二次绿色革命”。博洛格在2004年接受采访时表示:“三四十年以前,当我们把技术引入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时,很多人都在说没法养活这么多人口,很多人都会饿死。”随着博洛格研发的高产小麦品种在亚洲的广泛推广,使得这一地区的小麦产量迅速提高,许多国家因此摆脱了粮食短缺引发的饥荒。由于绿色革命,世界粮食产量1960-1990年间翻了一番。而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谷物产量在这段时间翻了4倍。
结束在墨西哥的工作后,博洛格并没有因“功成名就”而停下脚步,1963年,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International Maize and Wheat Improvement Center)的主席,在任期间他培养了数千名年轻的科学家。1979年,博洛格以中心主席的身份退休,转而进入大学任教。他先是在康奈尔大学任教,尔后来到得克萨斯A&M大学任教。
由于对世界粮食的突出贡献,1970年,56岁的博洛格因在高产农作物品种的研究上的贡献及将绿色技术引入发展中国家的努力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业界认为,绿色革命在20世纪下半叶有效阻止了全球饥荒,拯救的生命约有10亿人之多。宣布获奖的那天,博洛格还在农田里工作,还是他的妻子跑到离墨西哥城65公里外的农田告诉他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然而博洛格却一脸迷茫,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连摇头说“不,我没有”。直到墨西哥各大媒体报纸报道此事,博洛格才肯相信这个消息。
1970年12月10日,在诺贝尔颁奖仪式上,博洛格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他帮助一个饥饿的世界,为之提供了面包,这种帮助超越了同时代任何人。我们做这个决定是因为,得到面包的同时,也得到了和平。”因此,诺曼·博洛格被称为“绿色革命之父”。然而博洛格并不觉得自己做出了卓越贡献,而是把功劳分给研究团队。他后来表示“1970年诺贝尔奖指定给我的原因,是为了表彰我对绿色革命的贡献。事实上,组委会是选择出一个人代表农业和粮食的重要作用,我只是恰好出现在那一个位置而已。”博洛格的子女们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乐见他的人生让别人的生活变得不同,而且吸引更多力量来终结全人类的痛苦。他最喜欢引用的一句话是‘努力去够星星,尽管永远触摸不到它,但只要你努力去够,你会发现在努力过程中总会得到一些星尘。’”
获得诺贝尔奖后,博洛格并没有停止对世界的帮助。但由于帮助南亚的粮食生产,使得美国粮食出口贸易利润大大缩减,侵犯许多美国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甚至让美国粮食作物进出口贸易额一落千丈。当博洛格试图再次在非洲复制“绿色革命”时,他遭到了大量的反对。美国既得利益者们向博洛格所在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施压,并向政府抗议,政府为了选票,他们禁止种子出口到非洲,只允许出口成品粮。
博洛格在美国利益集团的打压下,工作举步维艰,他愤怒地表示:“他们从未体验过饥饿的感觉,只是在华盛顿或布鲁塞尔舒适的办公套房里夸夸其谈。如果他们像我50年来那样,哪怕只在发展中国家的悲惨境遇中生活一个月,他们就会大喊拖拉机、化肥和灌溉渠,并对国内的精英们试图否认这些事情感到愤怒。”
1984年,埃塞尔比亚发生饥荒,成千上万的人饿死街头。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日本笹(tì)川和平财团创始人笹川良一的注意,他打电话给博洛格,邀请他帮助提高非洲国家粮食产量。博洛格回答:“我71岁,从头开始太晚了。”笹川回应道:“我比你年长15岁,所以我猜想,我们昨天就应该开始。”笹川的这番话打动了博洛格,于是他们一同成立了SAA协会。同年,在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支持下,他接受笹川和平财团资助,让贝宁、埃塞俄比亚、加纳、尼日利亚、苏丹、坦桑尼亚、多哥等15个非洲国家的800万人接受了农业培训,开始在这些国家试验种植高产作物品种。短期内,玉米产量增加两倍,小麦、木薯、高粱等作物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过由于美国国内的重重反对,该协会工作一直没能扩大,只能帮助一小部分国家。粮食危机仍未解决,责任任重而道远。
在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诺曼·博洛格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像他一样,在农业上做出贡献获得这项荣誉。由于诺贝尔(Alfred Nobel)在遗嘱中规定了诺贝尔奖奖项的设置,排除了设立其它奖项的可能性。博洛格下决心创立“世界粮食奖”(World Food Prize),经过多年的奔走,其倡议先后获得了美国“通用食品公司”、爱荷华州的卡车运输王国约翰·鲁安(John Ruan)先生的支持。1986年,“世界粮食奖”正式创立,1987年正式颁发,被誉为食品和农业领域的“诺贝尔奖”。每年由总部的世界粮食奖基金会颁发一次,奖金25万美元,旨在奖励那些“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数量充足的粮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1963年面包,美国人亨利·比切尔(Henry Beachell)在印度尼西亚完成了杂交水稻,被学术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1996年获得了世界粮食奖。因为袁隆平和来自塞拉利昂的琼斯博士在培育高产水稻方面的突出贡献,被授予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两人分享了当年的25万美元奖金。
因为博洛格的行动触动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利益,这些利益集团不断对其进行诋毁,晚年的他就在这样“毁”誉参半的评价中度过,诋毁他的往往是那些西方社会的精英阶层,而赞扬他的则是那些发展中国家的穷苦老百姓们。博洛格晚年一直强调“人口怪物”的问题,他对地球能否养活100亿人口,表现出了极度的担忧,而他也为了自己的理想工作到了生命的尽头。1996年6月7日,博洛格成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007年,美国国会向博洛格颁发金质勋章。这是美国国会设立的个人最高荣誉。2009年9月12日,时任SSA主席的博洛格患癌病逝,享年95岁。因为他的低调,他的知名度并不高,甚至被人遗忘,然而他的功绩却将彪炳史册,被永远的镌刻在史书上为人传颂。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面包也写作麺包,一种用五谷(一般是麦类)磨粉制作并加热而制成的食品。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酵母、鸡蛋、油脂、糖、盐等为辅料,加水调制成面团,经过分割、成形、醒发、...
Copyright © 2018-2024 emc体育·(中国)app客户端下 版权所有 xml地图 网站地图 备案号:沪ICP备20008217号-1